爱掐人的余令回来了,要参加朝会了。
这对当初那些被掐的御史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消息。
当初余令打了他们,他们准备这次让余令在群臣面前出丑。
他们打听的很清楚,余令是第一次上朝。
他们知道余令算是文武双全,对付这样的人该用御史的手段去制裁余令。
打肯定是打不过,那就用大义来压死余令。
自己这么大一群人,一人一句就够余令受的了。
激怒余令,让余令犯错。
只要余令骂人了,只要余令动手了,就可以借着这个由头来彻底的孤立余令。
深山里一个人很难活,朝堂上一个人也活不了。
余令早就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。
先前在京城杀建奴的时候这些人已经给余令上了一课,余令根本就不想和这群人一起玩。
这群人不知道,杨慎和群臣在金水桥“互掏”是让余令那么的神往。
在没了解这些事情之前余令以为臣子都是文绉绉的,了不起嘴巴臭点。
在彻底的了解之后没有人知道余令是多么的神往。
这一次,余令不打算掐人了。
掐人虽然恶心做不到杀鸡儆猴。
他腿根不疼了就忘了,下次他还是会来恶心你,就跟小猫一样,欠欠的。
余令这次准备下重手。
因为余令实在不想跟这群人闹了,这一次打疼他们,下次再参加朝会这群人就知道害怕,自己也能安静下。
这一次,余令不准备玩闹了。
这一次上朝余令就不用起那么早了,宅子在长安街,离皇城仅片刻工夫就到了。
趁着赶路的工夫,余令还偷偷的填了个肚子。
茹慈准备的,都是干,因为吃干的能避免早朝会上上厕所的大问题。
朝会最怕坏肚子,最怕憋不住。
俗话不是说了么,憋尿可行千里,蹿稀寸步难行!
余令读了《明会典》,那时候的早朝是寅时初起,辰时开朝。
那时候的朝会是三拜九叩,空腹久立,然后偷偷的吃带来的胡饼。
会典里有明确记录……
有臣子就因为朝会时间太长,饿的不行了,体力不支昏倒在朝堂上。
所以,哪怕在朝堂上偷吃是不对的。
可依旧有人夹带。
带饼子偷吃被发现是僭越。
若是在朝堂晕倒那就是殿前“失仪”,两个词不同,被处罚的力度也不同。
如今大家都学聪明了。
这群人坐轿子,在轿子里偷偷的吃,吃饱了再去,你看不着,自然没有去说他不对。
自然也能抗饿了。
官职越大的越不遵守规矩,还是文官居多。
洪武爷在的时候文官一点都不嚣张。
迟到者罚俸革职,昏头昏脑踏错‘王道’的臣子直接流放云南,而且那时候也没人敢在朝堂上斗殴骂人。
那时候没人敢迟到。
只要你敢迟到,你的升迁考核就有污点。
如果被御史挑刺,轻则罚俸,重则削职,哪怕你是四品以上的大官员也是如此。
永乐爷迁都京城后也如此。
皇帝有实权,文武对立,朝堂上沉默和惜字如金就是最大的安全。
那时候上朝的臣子曾笑言。